当前位置: 设计星球 主题社区

何为“链式参展”

“链式参展”

“链式参展”是会展业创新模式中的关键策略,指以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为核心,通过集群化、场景化、生态化的方式组织企业参展,打破传统“单点展示”的局限,实现从“产品推销”到“产业解决方案输出”的升级。其本质是用会展平台重构产业协作关系,尤其适合东北这类具备完整工业体系的地区突围。以下是深度解析:

一、传统参展 vs 链式参展 核心区别

维度传统参展链式参展

组织逻辑 企业单点报名 产业链组团(链主企业+配套商)

展示内容 孤立产品/技术 全链条场景解决方案(如“智能工厂流水线”)

目标导向 获取订单 建立产业生态话语权

价值输出 企业品牌曝光 区域产业竞争力背书

二、链式参展的四大核心要素

链主驱动

→ 由产业链核心企业(如汽车厂、装备制造商)牵头,联合二级供应商→技术服务商→金融/物流配套方共同参展。

→ 例:长春汽博会中,一汽集团带领本地零部件商、自动驾驶方案商、电池回收企业共建“新能源车全生命周期展区”。

场景化叙事

→ 按真实产业流程设计动线:技术研发→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应用场景→回收再利用。

→ 例:沈阳制博会上,沈鼓集团展示“压缩机生产→油田应用→远程运维”全链条,观众可操作数字孪生系统模拟故障维修。

生态协同增值

→ 嵌入 “五个一”服务包:一场技术发布会 + 一次采购对接会 + 一份产业白皮书 + 一个融资路演角 + 一组人才招聘位。

→ 例:哈尔滨冰雪装备链式展区,同步举办“极寒环境材料测试订单签约会”。

数据闭环

→ 通过展商联盟系统共享观众数据,识别跨企业商机(如采购商A看中零部件企业B的产品,自动推荐给主机厂C)。

三、东北实践链式参展的独特优势

产业基础深厚

→ 装备制造(沈阳)、汽车(长春)、冰雪装备(哈尔滨)、粮食加工(黑龙江)等产业链完整,具备天然组团条件。

政策强力支持

→ 东北振兴政策明确要求“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链式展可申请专项补贴(如吉林省对产业链参展最高补贴50%展位费)。

突围竞争红海

→ 避免与南方会展同质化竞争,用“黑土地上的工业交响曲”建立差异化认知。

四、操作难点与破解策略

难点破解方案

企业间利益分配矛盾 → 建立展前契约:明确流量共享规则、订单分成比例

中小配套商参展成本高 → 链主企业补贴 + 政府阶梯式展位折扣

跨企业协作效率低 → 引入第三方会展管家统一策划运营

观众动线设计复杂 → 用AR导航+任务游戏化引导(如集章打卡抽奖)

五、标杆案例参考

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 “碳中和工厂”链式展区:西门子(数字化方案) + 巴斯夫(绿色材料) + 德马吉森精机(节能机床)联合演示零碳生产全流程。

浙江义乌小商品供应链展

→ “爆品诞生实验室”:原料厂(温州皮革) + 设计机构(杭州) + 直播基地(义乌)实时演示新品从打样到带货。

六、对东北的实践建议

选准突破口

→ 优先在冰雪经济、数控机床、生物农业等优势领域试点,避免全面铺开。

设计“链式展中展”

→ 在现有展会(如哈洽会)中开辟“东北亚粮机产业链专区”“寒地电池技术走廊” 等主题飞地。

政策精准滴灌

→ 对链式参展团实行展位费打包优惠,按带动配套企业数量给予链主奖励。

关键价值:链式参展不是简单“拼团”,而是将会展转化为产业路由器——东北若能以产业链真实协作关系为基底,用会展场景放大协同价值,完全可能从“被动参展”转向“定义产业新规则”。这或许是比单点创新更具颠覆性的突围路径。

上一篇:东北会展业能否“绝地反击”                                                       下一篇:在会展业中国与中东的关系

最新主题

签到

上传

客服

客服微信:13261415458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