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鹤壁会展业状况良好?
2025 年上半年,鹤壁会展业以 “会展 + 产业”“会展 + 消费”“会展 + 文化” 的多元模式,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以下从展会活动、产业赋能、国际影响力及政策支持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展会活动亮点纷呈,消费与产业双轮驱动
消费类展会激活市场活力
鹤壁通过举办多场汽车、家装等消费类展会,直接拉动本地消费。例如,4 月 11 日 - 13 日举办的首届安团家博会吸引 100 余家家装品牌参展,展出面积 5000 平方米,促成近 2000 笔订单,总成交额突破 2000 万元,其中智能家电类产品占比超六成6。此外,4 月和 5 月分别举办的春季广电车展和以旧换新车展,以及 5 月底的端午节电动自行车展,通过政策补贴和优惠活动,有效刺激了汽车和电动车消费,形成了 “以展促消” 的良性循环。
产业类展会推动转型升级
鹤壁聚焦商业航天、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通过展会平台吸引投资与技术合作。4 月举办的2025 鹤壁商业航天产业峰会吸引了 48 个项目签约,涵盖卫星制造、火箭研发、数据应用等领域,其中 SAR 卫星及高分辨率光学卫星总装项目、镁基固态储氢制氢储能一体化项目等将进一步完善鹤壁商业航天全产业链1318。同期举办的第二届特种聚氨酯产业技术发展大会签约 6 个项目,推动鹤壁在功能性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
文化类展会提升城市形象
鹤壁积极参与国际展会,推动文化 “出海”。4 月 30 日 - 5 月 11 日,鹤壁携国家级非遗浚县泥咕咕亮相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设立专门展馆并展示九大系列文创产品,中法双语文旅宣传片《北方佳城,豫见鹤壁》循环播放,吸引大批国际友人关注,显著提升了鹤壁的国际知名度。
二、产业赋能成效显著,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
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鹤壁通过会展平台整合资源,推动商业航天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集聚 40 余家上下游企业,“女娲星座” 组网卫星达 12 颗,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化运行雷达遥感星座。商业航天产业峰会的举办进一步吸引了北京智星空间、航天宏图等企业落地,助力鹤壁打造 “星、箭、数、服” 一体化产业生态。
消费展会与政策红利叠加
鹤壁将会展活动与政府促消费政策紧密结合。例如,家博会叠加政府补贴及以旧换新政策,消费者最高可享 20% 优惠;汽车展会通过发放消费券、优化补贴流程,加速释放消费潜力。2025 年第一季度,鹤壁通过举办 30 场以上促消费活动,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6.5%,网络零售发展影响指数居全省第一。
三、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文旅融合迈出新步伐
非遗文化成为国际交流名片
浚县泥咕咕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的亮相,不仅展示了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吸引了法国观众对鹤壁的兴趣,为文旅产业国际化奠定基础。鹤壁市委宣传部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非遗 IP “出海”,深化中外文明互鉴。
会展活动助力文旅品牌建设
鹤壁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樱花季等活动,将会展与文旅深度融合。例如,樱花季期间举办的消费节、艺术展等配套活动,吸引游客 2056.9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79 亿元,浚县古城入选首批省级夜经济集聚区。
四、政策支持与平台建设同步推进
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
鹤壁市政府在《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围绕民俗文化节、中原文博会等节会展会,组建专业化运营公司,打造展会品牌。淇滨区等县区则通过发放消费券、优化审批流程等措施,直接支持会展活动落地。
会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鹤壁市会展中心作为核心场馆,总建筑面积 2.5 万平方米,可满足大型展会需求。此外,朝歌文化园鹿台阁等场所也被用于举办家博会等活动,形成 “专业场馆 + 特色场地” 的会展空间布局。
总结
2025 年上半年,鹤壁会展业通过 “消费激活、产业赋能、文化出海” 的多维策略,实现了展会规模、经济效应和城市影响力的同步提升。未来,随着商业航天、非遗文创等特色会展品牌的持续打造,以及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鹤壁有望进一步成为中原地区会展经济的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