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设计星球 主题社区

一城一链一展”的发展模式

一城一链一展”的发展模式还能够带动城市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一城一链一展” 模式的核心逻辑是:以城市特色定位为根基(一城),以主导产业的完整产业链为骨架(一链),以专业化展会为纽带(一展),通过展会聚合产业链资源、激活跨产业联动,最终实现 “会展搭台、产业唱戏、城市受益” 的协同发展。这种模式对产业协同的带动作用,体现在产业链整合、跨领域融合、要素流动、品牌升级四个维度,且有明确的实践路径和案例支撑。

一、以 “一展” 聚 “一链”,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展会作为产业链资源的 “聚合器”,能精准对接产业链的 “断点”“痛点”,推动上下游企业从 “分散经营” 向 “集群协作” 转型。

上游供给端:降本增效 + 技术对接

例如,鹤壁围绕 “商业航天” 这一主导产业链(一链),举办 “商业航天产业峰会”(一展),吸引卫星制造、火箭研发、数据应用等上下游企业参展。通过展会,本地企业(如 “女娲星座” 运营方)可直接对接北京智星空间的卫星部件供应商、航天宏图的遥感数据处理团队,解决 “核心部件依赖进口”“数据应用场景不足” 等问题,推动产业链从 “组装加工” 向 “核心研发” 升级。2025 年上半年,该展会促成 48 个项目签约,带动 40 余家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 “星、箭、数、服” 一体化生态。

下游需求端:市场拓展 + 订单匹配

展会为产业链终端企业提供 “直面市场” 的窗口,同时倒逼上游企业按需求升级。例如,义乌以 “小商品制造” 为核心产业链(一链),依托 “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一展),让本地饰品、玩具等企业直接对接全球采购商,根据订单反馈调整设计、优化产能;而上游的包装材料、模具企业则通过展会捕捉下游需求,开发环保包装、智能化模具,形成 “需求 — 研发 — 生产” 的闭环协同。

二、以 “一链” 带 “多业”,激活跨产业融合协同

“一城一链一展” 并非局限于单一产业,而是以主导产业链为轴心,辐射带动关联产业(如物流、文旅、数字服务等),形成 “主链 + 辅链” 的网状协同。

“会展 + 制造业 + 服务业” 的立体联动

佛山以 “家电制造” 为核心产业链(一链),通过 “中国(佛山)国际家电博览会”(一展),不仅聚集家电生产企业,还吸引物流企业(如顺丰针对家电的定制化仓储方案)、工业设计公司(如深圳设计团队参展提供智能化外观方案)、跨境电商平台(如亚马逊家电类目招商)入驻。展会期间,家电企业与设计公司签约率达 35%,与物流企业的合作使跨境运输成本降低 12%,实现 “制造 + 服务” 的深度协同。

“会展 + 文旅 + 消费” 的场景化融合

西安以 “历史文化旅游” 为核心产业链(一链),依托 “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一展),将展会与兵马俑、大唐不夜城等文旅资源绑定:参展的国内外旅行社可直接对接本地景区、酒店,推出 “展会 + 文旅考察” 套餐;展会期间同步举办 “唐宫夜宴” 沉浸式演出、文创产品展销,带动餐饮、零售消费增长 40%。这种模式让 “文旅产业链” 通过展会延伸至 “消费链”,形成 “游客变买家、展会变场景” 的协同效应。

三、以 “展” 促 “城”,推动城市要素资源协同配置

展会作为城市资源的 “催化剂”,能加速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向产业链集中,同时倒逼城市完善配套,形成 “产业升级 — 城市更新 — 要素集聚” 的正向循环。

要素资源向产业链精准流动

合肥以 “新能源汽车” 为核心产业链(一链),通过 “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一展),吸引电池研发专家、智能驾驶算法团队、产业投资机构参会。展会期间,本地车企蔚来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签约共建电池实验室,深创投等机构对 5 家上游零部件企业完成投资,推动 “技术 — 资本 — 产业” 的协同落地。同时,展会带来的人才需求倒逼合肥出台 “新能源产业人才购房补贴”,进一步强化要素集聚。

城市配套与产业需求的协同升级

成都围绕 “电子信息” 产业链(一链),打造 “中国(成都)电子信息博览会”(一展)。为满足展会对 “高规格场馆、高速网络、国际商务服务” 的需求,成都扩建国际会展中心(新增 5G 全覆盖展厅)、优化双流机场国际航班班次、引入外资酒店品牌,这些配套不仅服务于展会,更长期支撑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 例如,新场馆可承接企业新品发布会,国际航班加密降低了外资研发中心的通勤成本,形成 “展会需求拉动城市配套,配套反哺产业发展” 的协同。

总结:“一城一链一展” 的协同价值

这种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精准匹配”**:通过展会将城市的 “特色资源”“产业链需求”“跨产业潜力” 拧成一股绳,避免产业发展的 “碎片化”“同质化”。无论是鹤壁的商业航天、义乌的小商品,还是西安的文旅,其成功本质都是:以展会为支点,让产业链上下游 “握指成拳”,让关联产业 “借力发展”,让城市资源 “定向赋能”。对于城市而言,关键是找到自身的 “核心链”,并通过展会将其打造成 “资源磁体”—— 这正是 “一城一链一展” 带动协同发展的底层逻辑。


上一篇:什么是全场景建模                                                       下一篇:企业规模限制会展行业业务发展?

签到

上传

客服

客服微信:13261415458

置顶